记者日前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获悉,被称为“植物界的大熊猫”峨眉槽舌兰,目前已有数千余株繁育成功,预计2022年回归野外。
据介绍,峨眉槽舌兰最早在1963年被发现,后经中科院兰科专家确定为峨眉山新品种,命名为峨眉槽舌兰。经过几年的实地调查发现,峨眉槽舌兰的数量约在250-300株左右,远远低于大熊猫的数量,又被称为“植物界的大熊猫”。
因野外发现的峨眉槽舌兰数量极少,属珍稀濒危物种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,因此被列入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(高等植物卷)》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(植物部分)》《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》。
因为槽舌兰自身繁殖困难,为进一步保护峨眉槽舌兰,扩大种群数量,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科研人员从2017年开始,在实验室进行峨眉槽舌兰的人工繁育,计划扩大数量后再移植到野外,开展物种就地保护。
经过实验站科研人员4年的努力,目前,已有数千余株峨眉槽舌兰繁育成功,预计2022年回归野外。届时,“植物界的大熊猫”——峨眉槽舌兰将不再踪迹难觅。
技术支持| 法律顾问: 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 四川蜀丰律师事务所
Copyright ©2013 zhenbaren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权所有 成都盛世兄弟文化传煤有限公司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蜀ICP备13023452号-1
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70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