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书法文化 翰墨馨香满校园
2016-04-01 11:04:44 来自:四川报道网 编辑:向经纬
四川报道讯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,作为新时代的学校,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,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。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、陶冶情操、涵养德行,还可以开发多元智能,为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。近年来,南充师范学校通过搭平台、铺路子,内练基本功,外聘名家指导,书法艺术迅速发展,书法艺术人才辈出。

2008年以来,学校书法教育捷报频传,南师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在全国获奖21人次,省级获奖24人次,市级获奖37人次。2015年,南师校成为“南充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基地”。这些成绩是该校在书法特色教育方面所取得成绩的缩影,是该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。
艺术特色教育 名家进校讲书法
“书法艺术以其抽象、灵动、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审美感受,呈现的作品一定要活跃……”3月24日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峤来到南充师范学校,主讲“南师讲堂”第17期,就近年国展获奖书法作品进行了解析和点评,并生动讲解了行、草书变化之美。现场400余名书法爱好者认真聆听了讲座,会堂不时传出阵阵惊叹。讲座结束后林峤与现场同学交流意见,分享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。
宋晓是南充师范学校2010级8班的学生,毕业后于学校担任书法专业老师。在听完林峤的讲座后,他非常激动。“通过林老师对书法的解析,让我对书法创作有了新的认识。”宋晓说,“讲座上,林老师对近年获奖书法作品进行了解析,并讲解了书法创作的布局、排版、款式、纸张要求等,让我受益匪浅。”
“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一手好字。”南充师范学校校长蔡礼儒表示,“学校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名家进校主讲,通过“南师讲堂”汇聚各方专家、名流意见,使之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,推进南充师范学校的科学文化建设。”
“除了‘南师讲堂’,学校还会定期邀请市书协名家到校指导、示范,以便让同学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。”蔡礼儒说道,“学生创作出作品后,市书协每月定期对学生作品进行一次点评,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书法中出现的问题,让学生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”
打造校园阵地 弘扬国学文化
益心苑是学校的文化艺术创作中心,这里处处都透露出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。每天下午5时,益心苑俨然成为了学生创作的乐园。
吴兴琴是2014级1班的学生,谈到书法,她似乎有说不完的感想。“我从小就喜欢书法,进入南师校后,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学校提供的优质创作平台,让我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。”
在益心苑,吴兴琴正在挥洒着墨水,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体慢慢呈现出来,不一会就引来了许多同学的关注,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。吴兴琴并未因此停下书写,作品完成后才与同学们开始交流。
“学习书法不仅能让我写一手好字,更能磨练心境,让我静下心来做事情,还让我改掉了粗心的毛病。”吴兴琴笑着说。
通过交谈,笔者了解到,吴兴琴正式练习书法还是进入南师校后,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让她收获良多,2015年12月,她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四川省第六届青少年书法展一等奖。
“益心苑是学校去年打造的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大型书画、篆刻教学区,全天候开放供师生练习、创作。”蔡礼儒介绍,书法一直都是学校要求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,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写出一手好字,学校开展了书法进课堂特色课程,每班每周都有一节书法课。
据了解,南充师范学校开展书法课外活动,聘请专业书法教师进行辅导。学校实行学长辅导制,由书法优秀的学生,利用晚自习课到班进行辅导。不仅如此,包括书法社在内,全校目前共有23个学生社团。2002年,学校成立南师校篆刻协会,协会每届人数达200多人。协会会员带动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,近年来已培养省书协会员3人,市书协会员30余人。
近年来,南充师范学校大力发展书法特色教育,书法教育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,校园文化组曲中的一段华美乐章。走进南充师范学校,浓郁的书法氛围迎面扑来,通过书法教学活动,发展了大批的书法爱好者,学校师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屡次获奖,学校已有浓厚的书法艺术创作氛围,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请“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南充师范学校书法创作、培训基地”。